作為教會團體,如何給孩子一個機會呢?

香港的學子,確實成長在一個充滿了學業壓力的環境下,而青少年學習問題,我相信必定受到許多義工團體的關注,若再要尋找一支義務的大軍,將熱情和熱誠傾注在我們社會的下一代,我會想起教會。

五六十年代,教會派米、派麵粉,今天的香港,需要的不再是米和麵粉,而是品格的建立和道德的栽培。作為教會,作為傳道人,可算是下一代理想的生命教練,現今也有不同的團體,關切到青少年的成長和前路等問題,願更多的教會團體一同參與,為社會的下一代,獻出更大的力量,傾出我們真摰的熱情。

抱著基督徒的愛心,婉雅開放了自己的家門,連帶自己的兒女,每星期帶著八九個孩子,一起在家中溫習,每週的星期六,從晚上八時至十二時,星期天,在婉雅家中怱怱的吃過午飯後,又開始溫習,直到傍晚才離開,結果在她家中溫習的孩子,不出一個學期,有了一個大躍進,當中,有害怕數學科的,變得很喜歡數學,數學科還擠身在全級十名之內,有的在高中分科後,成績有如插水式下滑的,竟然也來一個大反彈,攀升了十一個等級,而害怕的科目也找到了竅門。

這群孩子每星期在婉雅家中,大概吃三餐,婉雅不單包食包住,也預備零嘴和雪糕,婉雅就這樣白白無私的奉獻,一群孩子們可以受惠,倘若開放的門戶不單單是婉雅的家,而是更多還未開設補習班的教會,一群熱心的牧者和信徒彼此的眷愛我們社會的下一代,試想,我們的社會將會是怎樣的竟況?就像婉雅一樣,抱著一顆關懷的心,一顆為父為母的心,不望回報,而心態就是能夠幫得一個孩子便幫一個,將熱情滿滿的傾注在我們社會的下一代。

買報章送紙巾,換來的是成本增加,而不是進步,今日社會的越級學習方式,所付上的沉重代價,已是不可言喻,本應在求學時期最難得的友情,生怕可能險些會變成了彼此的競爭,而在婉雅的家,孩子們在學業路上,是一起扶持,互相切磋、討論分享,在彼此幫助中,建立了友誼,他們親身經歷:

"教育不是一個贏,另一個就輸,而是一個人跌倒,另一個人把他扶起。"

祝願這些互助友愛的風氣,瀰漫在社會中更多不同的角落!

我們相信更多未開設補習班的教會團體,願意一起栽培社會的下一代,一同付上更大的努力!!!